新疆布尔津:社区党员队伍实施“分类式”管理
2018-05-04 来源: 人民网
“我是一名共产党员,我自豪。今后我会坚持从小事做起,发扬‘长征精神’‘塞罕坝精神’,把咱们国家的好传统、好精神用行动传承给新一代年轻人。”“身为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,时间多了,担子还要背起来,要扎实学习新时代新理论、新政策,把党的‘好声音’传递给更多人听。”……
新疆布尔津县友谊峰社区文化活动室里,“我是党员我带头”主题党小组会议,引起在场13名党员干部热烈讨论。
从“一勺烩”到精准“分类管”
4月19日,友谊峰社区人来人往,座无虚席,不仅是党员,还有很多村民也自觉加入到党小组会议中,积极为社区节前各项工作的开展建言献策。
“自从分类管理实施以来,社区居委会就变成了‘吸铁石’,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。”社区书记、主任李梅波说。
以问题为导向,以制度管党员。自2016年起,布尔津县直面社区党员分布散、集中难、管理难等问题,按照党组织关系对社区党员进行分类,开展针对性精准施策,对直管党员(直属党员)采取“分组定标”式管理。还组织召开讨论会,征求党员个人意愿,划分区域类、退休类、兴趣类和公益类党小组35个,按照“一般党员100元/人/年,退休干部职工党员300元/人/年”的标准,为不同类别党小组发放经费,有效激发其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。两年来,社区党员累计认领完成“微心愿”1600余条,微公益154项,服务群众多达0.9万人次。
除此之外,还提出“正常开展‘三会一课’、每月兑现服务群众承诺不少于1次”等规定标准,根据社区党员实际情况,党小组灵活安排活动时间、方式、地点,定期组织开展。形式多样的党小组活动,使社区党员变“被动管理”为“主动参与”。
从“三不”党员变为“四不”党员
“前两年,邻里都称社区党员为‘三不党员’,就是开会到不齐、干活不出力、服务不积极,但是自从‘分类管理’以后,党员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,大伙也成了觉悟真不低、开会不缺席、服务不图利、干活不惜力的‘四不党员’,我们干事的信心就更足了。”布尔津镇神湖社区老党员王仲林激动地说。
为引导和激励社区党员发挥作用,在“分类式”管理中融入积分量化制度,有效激发党员活力。除社区党小组发挥作用外,还要求镇党委、社区党组织定人联系指导,督促党小组日常工作开展。针对连管党员(在职党员)群体实行“领单积分”式管理,通过“居民点单、社区下单、党员接单、社区评单”等方式服务群众微心愿。
“党员优不优,积分榜上瞅。作为社区党员我们的动向,要接受群众打分和事项积分,还要在公示栏里公示,看着别人分数比自己高,就只想着多做事,多赚分。”津河社区党员孙周说道。
每年年终,布尔津县6个社区,35各党小组,1445名社区党员都会通过民主评议和积分高低,将全体党员评定为优秀、合格、基本合格、不合格四类,分别进行奖惩。对优秀党员,进行荣誉激励。实现了“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党员;哪里有党员,哪里就有先锋模范”的目标。
“联系卡”让接管党员“离乡不离党”
“作为流动党员,每年只能趁着过节回家几趟。今年我不仅人回来了,我的党员关系也终于‘安家’了。”从四川省来布尔津县打工的52岁老党员陈坤海开心的说。
春节将至,外出、外来创业、务工的流动党员陆续踏上返乡的路途。流动党员常年在外奔波,难得回家与亲人团聚,布尔津县社区党组织也应利用党员返乡之机,引导流动党员真正“回家”,让党员流动不流失、离乡不离党。
为此,布尔津县针对接管党员(流动党员)实行双向跟踪式管理,“一人一档”发放《流动党员活动证》,并依托微信平台建立网络党小组,将能使用新媒体的外出务工流动党员纳入其中,由村组织委员担任党小组组长,1个社区党小组包联1-2名接管党员,对其做到“五清”和“每月沟通1次”。定期在群里开展组织生活。用“联系卡”随时对流动党员思想工作动态进行登记,确保党员“离家不离党”。
一个流动党员,就是一面流动红旗。县委组织部还探索实施“引凤还巢”工程,通过广泛宣讲、政策扶持、资金扶持、项目扶持等举措,鼓励和引导流动党员回乡创业、回村任职,实现流动党员真正“返乡”。让这支“流动大军”无论走到哪里,都是一面最耀眼的“流动红旗”。 (李恩典)
原标题:新疆布尔津:社区党员队伍实施“分类式”管理